当然,道聆并不是因此而崇敬庞涓,反而是更加厌恶庞涓。

x其他国家的上将军,可没有这样华丽的甲胄,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能力制作,而是不想批上这样华而不实的甲胄。

就以道聆最了解的田忌为例,齐国地处大海之滨,物产富饶,海珍珠的储量也是远胜于大魏。可是田忌却只有一身普通的甲胄,并不是说齐国的经济实力供不起田忌打造这等甲胄,而是这等甲胄,虽然光鲜靓丽,实则不堪一击!

道聆甚至觉得,自己一剑下去,这甲胄就破碎了!

既然已经被大梁百姓发现,庞涓便不好意思在改道了,只得命部下驾三马轺车缓缓行来。

道聆和许清茹正混在人群之中观望,社舞队列中的一个白发老者,却忽地中高声大:“上将军是国家干城!给上将军让道!”

这白发老者振臂一呼,小街上正参加社舞的男女老少,以及那些在街边看社舞大梁百姓,呼啦啦向两边闪开,各种各样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上将军万岁!上将军万岁!”

“魏国大业,大梁当先!”

“魏王万岁,上将军万岁!”

此刻道聆心中愈发感觉哔了狗了,这大梁百姓齐刷刷往后退了一波,连许清茹也被拥挤的人群带了回去,只留得他在最前方。

道聆急欲后退,但此时背后的大梁百姓挤成一团,根本推不回去,已然晚了一步。

庞涓见大梁民众这般敬重自己,心中不禁一股热流。他素来是魏国上层中最坚定主张迁都大梁的人,显然大梁城的百姓也是知晓了。

大梁人直呼上将军为“干城”,正是对他的崇敬和感激,那“魏王万岁!”“魏国大业,大梁当先!”,其实也是变着法子在夸他,狡黠老到的大梁人没有一个人喊出埋藏于内心的真正冲动大梁即将成为王城!

庞涓自然明白其中就里,面对这样的大梁百姓,庞涓却反地生出一丝不塌实的感觉。他本来想对敬重他的大梁父老们说上几句热情的敬谢话,但这种不塌实的感觉却使他紧紧的抿起厚阔的嘴唇,脸上一片庄重。

他在轺车上拱着双手不断向两边民众做礼,却望见小街边一个看着年岁尚未及冠的少年独自站在人群之外。

映入庞涓眼帘的是,一张由内而外散发着青春气息的面孔。这少年身着蓝白色相间的长衫,一头乌黑的头发由蓝色丝带扎起,斜插着一根毫无雕饰的木簪,灵动的双眸中透着一丝深邃。

而此刻,少年的这双眼睛,正散发着淡淡的皓月光辉,也正盯着他。

道聆先发现庞涓正望向他,自然不可能怂,便对上了庞涓的眼神,反过去凝视着他。他只觉庞涓的眼眸虽是漆黑而幽深,却威严无比。

庞涓皱了皱眉头,忽地想起,十余日前,收到那几份线报,以及更羸的口述,都提及了一个跟随齐威王的少年,对他们的行动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蓝白衫,年未及冠,簪发微散……”庞涓猛然惊醒,这些特征一一和眼前的少年吻合,这少年似乎正是和他作对的那个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择文网【zewenxs.com】第一时间更新《喵道人在战国》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顽贼

顽贼

夺鹿侯
大明帝国崇祯二年。曾经强盛的帝国即将崩塌。内有银川驿卒奋臂挥戈,九州幅裂。外有建州新主东征西讨,挥师入关。席卷陕西的旱灾里,刘承宗脚踏赤地千里,昂首阔步向前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顽贼》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书友朋友推荐阅读哦!
历史 连载 379万字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昆吾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寒门宰相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历史 连载 528万字
雏鹰的荣耀

雏鹰的荣耀

匂宮出夢
历史 连载 802万字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柒百妖幻
李云龙:“他娘的,给老子整天糊弄点萝卜咸菜野菜粥的,老子现在连窝窝头都吃不起了是吧?嘴里头他娘的都快要淡出鸟来了!”炊事班班长:“团长,俺没东西啊!”李云龙:“那我不管!你既然能当炊事班班长,就有能耐去搞点白面来吃!要不然你就回家抱孩子去,你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没办法?给我想办法去!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陈山:“团长,我有办法,我去!”……“团长,你要猪肉不要?”“团长,你要歪把子不要?”“团
历史 连载 90万字
明末钢铁大亨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重生明末蓟镇遵化古城一个冶铁世家。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
历史 连载 32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