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李念和司马舟听到动静也跑进帐中。

当看到嬴景宇满手鲜血、状若癫狂地状态,两人心境顿时如坠冰窟...

李念来到李信身前:“父亲,公子他...”

李信也是满头大汗,赶忙起身道:“阻止公子,再下去会伤到公子身体。”

李念和司马舟二人听后,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两人一前一后抱住嬴景宇。

而嬴景宇眼睛血红地大吼:“滚开!”

二人未敢放手,景宇眼含杀意道:“你们想死吗?”

李信看着将要失控地嬴景宇,叹息一声,来到景宇身前:“公子,请你冷静一会,让末将把话说完。”

“大秦的局面是公子打下的,大秦的守卫更离不开公子,大秦的未来除了公子再无第二人选...”

嬴景宇听后努气稍稍下去一丝,冰冷道:“废话少说!若你说不清楚,这大秦是存是亡,都与本公子再无任何关系!”

众人听后一惊,怎么也没想到此事对嬴景宇已上升到了要与大秦断绝关系的地步...这公子宇究竟经历过什么?

今日众人算是看到了嬴景宇的另一面,未来得考虑要怎么伺候好这位主子了,不然...

李信示意李念二人放开嬴景宇,微身拱手道:“公子,其实刘邦入武关,大王也是入主咸阳宫第二日才知道的。”

景宇道:“那张昌与王定二人是否知道?文武百官是否也不知道?”

李信没敢抬头:“张将军未曾到过前线,他并不知。而王定与廷尉冯陀也被下了召令,不得告知公子刘邦破关之事。”

“哼!”

李信继续道:“此中缘由,是大王与末将共同商议的策略。请公子听信细细道来,若公子还不解气,或罢了我这上将之职,或杀了信,信绝无怨言!”

李信抬头看了眼脸色慢慢恢复正常的嬴景宇,沉声道:“刘邦在八月底破武关,九月中旬后抵达峣关,峣关前据峣岭。关子请看!”

只见李信走到桌子上的地图之前,手指着一个山脉。而嬴景宇也暂缓怒气凑到李信身前看着那个方位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脸色又不好看了,气愤地说道:“哼!都快打到咸阳了,你们还在隐瞒!峣关之后紧挨着就是我蓝田大营。若今夜刘邦来袭蓝田营,我看各位也很得意是吧…是否你们已做好投降刘邦的准备?”

李信倒是没被这刺耳难听的话语所干扰,继续道:“公子对战阵地形生疏,信理解。但听完信之言后,公子再下决断。”

“......”

李信继续:“咸阳刚大定,关中人心不稳,朝臣各怀鬼胎。当日大王与信说了真实情况后,信也极为不可思议,与大王说此事有没有告诉公子?”

“大王告知信,峣关易守难关,而刘邦想要破关入咸阳,他所带的十万兵力没有两个月时间,难以破峣关,此为其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择文网【zewenxs.com】第一时间更新《家父秦三世》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9万字
大明流匪

大明流匪

脚踝骨折
大明1619年,萨尔浒之战,杜松兵败后一伙败军逃兵逃离了辽东,逃进关内,一路向西……穿越而来的刘恒成为了一名前途未明的流寇,一不小心干翻了对手,成为一营头目,练新兵,占山为王,设关卡,抢士绅……一不小心有了和女真争夺天下的资格。
历史 连载 1043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9万字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昆吾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战场合同工

战场合同工

勿亦行
退伍兵林锐,债台高筑生计艰难,又找不到工作。再一次工作面试失败之后,偶遇一个神秘的中年人,为他提供了一份军事保安公司的合同。他的人生因为这份合同从此改变。他成了一个活跃在世界战场上的合同制员工。转战世界各地,在热点地区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从默默无闻的战场炮灰,到声名赫赫的佣兵之王。
历史 连载 3226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