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驿亭古镇驿亭镇是个古镇,从建州至刺桐驿的重要节点。古时官设驿站,可膳可住。慈溪和沧溪从此流经出海,两溪出海口设“太平港”和“双溪港”,入海口有宋书法大家“溪海会流”的题刻,并建有一亭。叔侄俩在学士街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客栈不大,名“悦来”;有几间上房,有通铺,通铺一人一宿十文。要了两个铺位,松古叔让阿茶留在客栈看东西休息,他便出了门。等松古叔回来时,已是暮色四合,客栈门口已经点上了灯笼,红红的灯笼映着黑色的悦来二字。原来松古叔去了一趟码头,探听到了后天的凌晨有一条船要载腌的咸鱼去福门;每人五十文,大约凌晨四点出发,过时不候。松古叔有点犹豫,怕阿茶第一次出海吃不消。另外的方案是,第二天还得走上一天,到刺桐后等船,同样辛苦不说,也是耽误时间。松古叔的想法是希望到汕头之前的行程尽量压得紧凑,因为汕头到马来亚的船期一个月只有一班,一旦错过,在汕头再等一个月的船期,那开销可受不了。阿茶没有别的意见,只是表态说能行,不用考虑他。最后决定在驿亭上船后,两人收拾收拾就睡下了,计划第二天白天,也要多睡一下,准备明天晚上早早地去码头等船,这样,既避免误了船,又可省掉明天晚上的住宿费。将随身的布褡裢枕在头底下,挑子的东西放在身侧,扁担放在另一侧。住宿的客人不多,长长的大通铺,除了叔侄俩,好像还有两位在另一头,离得远远的,除了街上传来的打更声,四下倒也安静。“嘚…嘚…嘚…”“三更了,小心火烛!”
松古叔醒来的时候,茶伢子不在身边,扁担的一端搭着他的汗巾,叠得方方正正的,显然是洗干净的。松古叔的嘴角微微一笑:“这孩子,确实是懂事。”
过了不大一会儿,茶伢子回来了。“松古叔,你起来了;我怕把吵你睡觉,出去溜了一圈。”
“镇上是真的热闹,卖什么的都有,有个万寿塔,还有番仔厝。”
松古叔接了话:“这学士街上的宝糕香得很,想吃的话叔给你钱,买点回来尝尝。”
“不了,叔;那个香从昨晚到现在我们都闻半天了,我们有吃的。”
“你看到了塔,那就对了。有港口的地方一般就会建塔,除了特定的纪念、祭祀外,还有航标的功能。”
“就是没找到码头,我本想着去码头瞅一眼。”
“晚上我们就去了,不用急。”
下午睡足了觉,起来收拾妥当,两人便在天黑之前到达了陡门码头,门房大爷认出了松古叔。“你来的也太早了,明早四更左右的船。”
“大爷,你好。昨天拜托你和船主说准了我们搭船的事了。”
“说准了,一人五十文,你们自己交给船老大就成。”
“大爷,你看,我就担心误了船,一会儿能不能在库房门口找个地方,让我们爷俩在那蹲一蹲,靠一靠;大家伙要出发,一有动静,我们就能醒了,不误事。”
大爷哎诶了一声:“那哪成啊,你倒是还行;那还是半大不小的孩子呢。”
大爷指了指茶伢子,接着说:“你们在我这屋里呆着吧,外面风大,装货的时候醒都来得及。”
谢过大爷,两人坐在长条凳上靠着墙壁上打起了盹。大爷也不管他们,自顾自的忙活,不一会便也上床睡觉去了。松古叔和茶伢子是被半夜的嘈杂声吵醒的,码头上的风大,声音断断续续的,大意是“脱扣、临时怎么找人什么的。”
一阵脚步声传来,紧接着便响起了敲门声。大爷起来开了门,进来两个中年男人。一个穿着长衫,留着两撇胡子,肤色白净一些;另一个皮肤黝黑,身着短褂跟在后面,不断地解释道。“我也没料到,他家出了点事,把装货的事情忘了。”
后来知道,原来长衫的是货主,短褂的是船老大。“我说让码头上配人装,你说让你小舅子来;人家码头上马三爷手下一帮兄弟也是要吃要喝呢,用我的面子去打了招呼。这可倒好,你自己倒脱了扣。”
货主吹着胡子。“你有问题,倒是早说;哪怕我再舔着脸再去和马三爷说派人来啊。这会儿,你让我上哪去给你找人来。”
“实在不行,延一天,延一天我也是有损失啊,真是没料到有差错。”
船老大解释道。“那怎么成,和那头是签了合同的;这么热的天,鱼货,你当是玩吗?”
“就是我们自己装,也得干,无论如何,四更得发出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择文网【zewenxs.com】第一时间更新《呼兰河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