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小说》转载请注明来源:择文网zewenxs.com

董卓出身在西凉地方豪强世家。

严格来说应该是山西大地主阶级的代表之一。

与山东这边的世家不同的是,西凉出身的董卓从小就开始接触到影响他一生的人和事情,不是诗书和礼仪,而是羌人和武力。

信奉拳头大就是道理在没什么文化传承的羌人里面十分盛行。产生矛盾没有什么比打一架更能解决问题的,如果还有,那就动刀子。

所以一个身强体健,力气过人,通晓武艺,骑术娴熟,还能左右开弓,随时可以带着一群家丁护卫,单挑群殴都在行的董卓,很快就在当地的羌人圈子里有了名气。

名气这个光环在汉代还是很好用的。小有名气的董卓仗着家中颇丰,丝毫不吝惜,常邀请羌人首领豪帅来做客。每当羌人豪帅来家客,他便杀牛宰羊款待羌人豪帅,并与羌人在交易中建立了相互牵连的贸易利益关系。

小股羌人打不过董卓,毕竟董卓也是豪强出身,手下家丁护卫也是不少,董卓自己也是粗壮强悍,别吃不到肉还把命丢了;大股羌人不愿意打董卓,草原上除了牛羊就是青草,现在有个董卓可以好东西,搞死了他费劲不说下次吃盐找谁去?

时也运也,东汉末期,汉灵帝当朝之时,汉朝一方面想极力抑制地方豪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利用地方豪强来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的反抗,董卓便也毫不例外地成了官府利用和招抚的对象。

当时董卓就以良家子身份出任州兵马掾一职,负责带兵巡守边塞,维护地方治安。这对于董卓而言,就像是终于披上了一身朝廷的虎皮,开始了他的军阀之路。

不久,东汉朝廷急于解决西羌问题,开始大力的提拔一些西凉豪强,这对于董卓来说,又获得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契机。董卓不但保持了自己在当地豪强中的地位和影响,更凭着他的财力和武力,拉拢、兼并其他势力,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力量。

随后董卓被授予羽林郎,统管元郡(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羽林军。不久,他升为军司马,跟从中郎将张奂征讨并州反叛的羌人。

也正是这个时候,董卓遇到了改变其人生的一个人,李儒。

董卓第一次知道了羌人的游击模式也有不顶用的时候,第一次知道100个经过训练的甲士可以轻易的把200个未受训练的甲士击溃,第一次不再为了公文后勤琐事烦恼,第一次了解除了拳头还有更可怕更有效的东西可以打败敌人。

董卓觉得李儒改变了他原本对文人的看法,为了拉拢,把李儒绑在他的战车之上,他把他的女儿嫁给了李儒。

在随后的征讨反叛羌人的征战中,在李儒的帮助下,董卓极力表现自己,充分发挥他勇猛强悍的优势,纵横冲杀,树立了他在西凉地区的赫赫威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轮回小说】《万人嫌断情绝爱后》【翠微居】《1979黄金时代》《我靠弹幕成为柯学传奇》【笔趣看】《红楼之平阳赋》【荣耀小说网】《玄鉴仙族》《三塔游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战:从八佰开始

抗战:从八佰开始

痴冬书亦
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儿郎十万军!华夏四万万同胞,岂容小鬼子猖獗!杀鬼子,保家卫国,为了军人的荣裕,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
历史 连载 747万字
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

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

陆灵均
听说:楚怜是朵白莲花,他心里有道白月光。某一天,白月光把他捅死了。从此他就成了病弱专业户。嘤嘤呜呜,可可怜怜。浑身是病,走两步就咳个不停。楚怜淡淡的喝了口茶,“呸,见鬼的白月光。”下次再遇见,就真tm送他去见鬼!
历史 连载 55万字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紫兰幽幽
历史 连载 1074万字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旱地惊雷
书友q群:563894205我穿越斗罗大陆,发现我的爷爷,一个农民,武魂是一株杂草。我的父亲,一个农民,武魂是一株杂草。我,我爷爷的孙子,我父亲的儿子,一个未来的农民,武魂也是一株杂草。如此,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永无出头之日。我不由地叹了口气。“叮,是否加入聊天群”听到这样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我不禁热泪盈眶。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我未来的子孙,我必须要努力,必须要奋斗,哪怕是付出我的生命。我一定会抓住这
历史 连载 157万字
天唐锦绣

天唐锦绣

公子許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
历史 连载 2147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